
明代散文流變
[第一期]:明初 文章氣勢深閎,有開國氣象
三大家: 宋濂(開國文臣)-文章雍容典雅,臺閣體前驅,時人稱「開國文臣之首」,劉基讚其「當今文章第一」。
劉基(開國文臣)-文章雄邁有奇氣,理充詞沛,與宋濂並為一代文宗
方孝孺(宋濂學生)-文旨深切,藉事喻理
[第二期]:臺閣體 為宰輔權臣領導。多為歌功頌德,粉飾現實的應酬詩文,常流於呆板空洞,
三楊: 楊士奇,楊榮,楊溥
[第三期]:擬古派(秦漢派)
主張「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」針對臺閣體的空洞發起復古運動,以「模擬」為寫作途徑。
「句擬字摹,食古不化,故作聱牙」
前七子:李孟陽,何景明等人
後七子:李攀龍,王世貞等人
[第四期]:唐宋派 反對擬古派,提倡唐宋通順之散文。茅坤編輯「唐宋八大家文鈔」肯定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文學地位。
人物:歸有光,王慎中,唐順 , 茅坤
[第五期]:晚明小品文
『公安派』:提出「文貴獨創」「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」反對擬古詩文(擬古派,唐宋派)
三袁:宗道,宏道,中道(湖北 公安人)
『竟凌派』:支持公安派的書寫性靈,但對其末流的粗疏淺率,主張追求「幽深孤峭」造怪句押險韻。
人物:鍾惺,譚元春(湖北 竟凌人)
『集晚明小品文大臣』:取公安,竟凌兩派之長,張岱為注重個人或化,生活化,趣味化的晚明小品文之集大成者。代表作:陶庵夢憶
人物:張岱
現在是流行複製貼上嗎?